欢迎来到广西厚一画室官网!
厚一画室
当前位置:  广西厚一学堂  >   艺考宝典  >   联考资讯  >   其它联考资讯  >  

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发声:发挥省级美术统考作用,筑牢艺考招生公平之基

作者:厚一学堂 发布时间:2020-03-22 10:27:26 一键分享


3月12日,

教育部发布2020年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工作部署。

划一下这次教育部官宣的重点:

1、原则上高考前不组织现场校考

2、高校要尽可能减少校考专业范围

3、鼓励高校采用非现场方式进行考核

从教育部到院校的一系列举措,

似乎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

疫情之下,

省统考在高校美术类专业选才中的地位,

进一步被提高了。


近几日,

人民日报与中国教育报也接连发声,

认为应该进一步提高,

省统考在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中的作用。


人民日报

看似应急之举,实则改革之需


人民日报发布时评——筑牢艺考招生公平之基。

文章中阐述了疫情下,

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的推进重点,

同时也进一步传达了看重省级统考的倾向:

“疫情当前,采用省级统考成绩、减少校考专业范围,

看似应急之举,实则改革之需。”



以下为人民日报时评原文: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有关高校推迟了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教育部日前召开视频会议要求,为防止校考引发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和聚集,有关高校要科学制订校考工作方案,对于与专业考试要求相关度不高的专业、省级统考已覆盖的专业,尽量减少校考专业范围。对于拟继续组织校考的高校,鼓励高校采取考生提交作品、网上视频面试等非现场考核方式进行考核。这一要求,引起各方关注。

疫情当前,采用省级统考成绩、减少校考专业范围,看似应急之举,实则改革之需。此举一方面将疫情防控放在首位,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延续了鼓励省级统考,逐步推动平行志愿录取、最终提升艺术类招生质量与水平的改革方向。近年来,艺术类考试招生改革的重点,就是引导社会理性看待“艺考热”,扭转部分考生视艺考为成名捷径的心态,改进投档模式、优化招录程序等。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文化课成绩门槛的提高和省级统考的推进更释放了艺术类人才招生培养向提升质量、规范发展、科学公平积极迈进的信号。

通过艺术考试,选拔和培养一批“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高水平文化艺术人才,是新时代广大高校承担的使命,也是众多考生实现梦想的途径。对于广大考生来说,经过教育部和省级考试机构多年努力,现已建成的艺术专业省级统考覆盖了大多数艺术专业,绝大部分考生可直接凭省统考成绩录取。这种方式为考生及其家庭带来便利,免去“赶考”与“陪考”的奔波劳顿。而且,以省统考成绩为录取依据,推动艺术专业平行志愿的实行,可最大限度减少线上考生掉档,维护考生权益和考试公平。

对于相关高校来说,控制校考规模、提升考试效率、严格招生管理,是推动高校招生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建设的必要举措,既维护了高校招生的公平公正、科学高效,也能加快提升高校招生的现代化水平。同时,艺考作为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面对各方期待,需要确保各环节公平公正,切实保障每一位考生的权益。对于广大高校来说,提高考务组织能力、确保相关环节安全、严谨、公正,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这也是守护考试公平及社会公平的重要底线。

确保艺考公平公正,一方面要通过加强考生身份审核,严格规范测试程序、鼓励“考评分离”、强化监督管理等方式严格考试过程管理,做到层层确认,环环把关;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农村和贫困地区等不具备网络和智能终端的考生,高校需要积极采取多项措施进行兜底保障,让广大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做到“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提高作弊成本,有效遏制少数考生的作弊动机和行为,严格防范和处理内部人员违反招生规定行为和营私舞弊行为,让作弊和违规“不敢为”“不能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考试环境和招生秩序。

艺术类招生考试担负着选拔艺术人才、哺育艺术幼苗的重任。期待战疫期间的艺考能够交出一份令考生和社会满意的答卷,也期待日益完善、规范的艺术类专业招生,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选拔和培育出更多优秀艺术人才,夯实我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人才之基。



中国教育报

发挥统考在美术类专业选才中的作用


无独有偶,

近几日,各省市地区的教育考试院官方公众号,

也都纷纷转发了这篇发布在中国教育报评论。

文章中提到:

艺术类专业招生要善于利用省统考进行初选,

并且通过一系列改革,

进一步发挥省统考作用。



以下为中国教育部时评原文:


根据教育部部署,31个省(区、市)均已组织了美术类省级统考。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和完善,统考定位不断明晰,考试内容不断更新,试卷评阅不断规范,成绩评定不断合理。统考定位已不限于水平性考试,考试的选拔性不断增强,契合和满足了高校美术类专业综合评价选才的基本需要,体现在5个方面:

其一,一致性

省统考的科目为素描、速写和色彩3科,与高校校考科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甚至更为全面,为进行共通的核心素养考查奠定了基础。

其二,专业性

教育部在推进美术类专业省统考之时,就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的专家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各省统考的实施方案,包括每年的命题、评分标准、试卷评阅、质量监控等,也都是聘请高校美术学科专家学者进行研究、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是考试组织的专业性机构,体现在考试组织的专业化方面,使得省统考更加公平公正。

 其三,契合性

首先,省统考考查的核心素养与高校选才的基本需求相契合。其次,命题改革是科学选才的关键,各省均积极探索由默写、图片,到图片与默写结合等多种考题形式,努力提高考查的信度,乃至效度。

其四,规范性

省统考为考生搭建了竞技的平台,不仅同台展示,还有同标准、同程序的评卷,实现了考与录分离,以及专业性考试机构的组织,使招生考试各项工作完全达到国家级教育考试的有关要求,较好地维护了社会公平。

其五,有效性

艺考过热和效率低下是困扰考生、高校的难题。每年1-4月通常是艺考生的赶考季,他们耗费大量的精力物力,奔波于省际间,赶考于高校间,打乱了本该有的学校学习和正常生活。

省统考为改革录取模式创造了条件

在总结普通类专业实施平行志愿投档经验的基础上,部分省份已在艺术类专业录取中探索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实践证明,“省级统考+平行志愿投档”提高了考生志愿满足率和录取率,考生只须参加1次考试并合格,就可以填报多所招生高校志愿,多数省份允许填报6所平行志愿的高校,相当于1次考试便获得了6所高校校考的合格资格,不再需要赶赴每所高校参加校考,提高了高校专业选才的效率,大大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的压力和填报不当的落榜风险,也解决了高校招生“大小年”问题。

近年来,已有不少高校综合评估后积极选用省统考而主动放弃校考。笔者调研了解到,2018年,123所原“211工程”高校、第四轮美术学/设计学一级学科评估C-以上高校(除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中,有73所高校按省统考成绩录取,约占高校的60%。

如何更好地发挥省级统考的作用

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需从国家制度的高度,从服务高校选才的视角,切实加强省统考的建设,包括优化命题、完善评阅规则、合理成绩分布、有效划定合格资格等,提高省统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努力满足高校的选才需求;要积极推进艺术类专业招生的批次设置、志愿设置和投档规则等改革,助力高校科学选才;要加强与高校的沟通交流,积极提供详细的成绩信息服务,协助高校用好省统考、设好校考门槛。


开展美术类专业招生高校,要积极推进艺考制度改革。对于校考高校,要关注考生规模对考试组织、测试效果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善于利用省统考进行初选,以便以合理的考生规模,开展有效的补充考试。要优化录取规则,实现选才目标。


时评作者:虞立红

系北京师范大学原招办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副校长